科技新闻 Archive

Host1Plus使用评价 2015

host1plus是一家英国主机商,提供包括域名注册(较多后缀),虚拟主机,VPS主机,独立主机等,也支持Affiliate Program。相较于godaddy,bluehost,hostgator等知名国外主机商,host1plus相对低调,当其面对中国市场实际经营多年,产品性能较为稳定,服务水平也很不错。 目前本人使用该主机近一年,效果较好。其主要特点如下: 1. 价格上较为便宜,最低入门虚拟主机为0.83美元每月,此优惠前价格。 2.主机所在地区较多,此为其他主机商不及。Godaddy目前也只支持美国,新加坡,荷兰三地,而Host1plus支持包括美国(芝加哥、洛杉矶2地),新加坡,荷兰外还有英国,立陶宛(波罗地海国家,靠近俄罗斯),南非,德国,巴西。该特点特别适用于外贸主机的分布。8个国家分布式主机,非洲主机,南美主机 ,俄语区主机。 3.购买支持支付宝,流程简单,后台操作界面易懂。Host1plus较为重视中国区市场,会经常发布针对中国特有的优惠码。 4.经常发布各种优惠码,以更低的成本获取服务。一般优惠幅度在30%-40%,个别产品会有50%的半价活动。 5.因为是国外主机,不需要备案等操作。 6.主机性能,在使用的近一年时间里没有出现明显问题,基本稳定。一年里有大约2次的主机维护事件,都是提供通知站长。 7.Affiliate Program计划即推广返佣金计划,适用于站长帮助推广其主机,Affiliate Program对应有专员与站长联系,不时发送最新优惠码信息,其他最新产品、活动或者事件通知,也可能包括其他一些专项事物。  

美国网站在中国失败的10大思路性执行错误!

思路性执行错误! 当我们的高校教科书还在将ebay、amazon、yahoo、google等作为成功案例宣讲时,当你去书店去买品种少的可怜的从美国翻译过来的互联网书籍时,里面也充斥着这些美国互联网网站如何人性化、如何技术先进等传奇成功经验。但我们在中国看到的现实是恰恰相反的,美国网站在中国的发展乏善可陈,在中国基本上都是失败的典型,可以说其中国竞争对手的网站的发展是完全抛弃这些美国网站的经验做法才成功的,甚至要和这些美国网站“倒着做”才成功的。 虽然现在中国的报刊杂志开始质疑这些美国网站在中国发展的普遍的不成功,但究竟是因为什么背后的原因导致这些美国网站发展不成功,这些记者的分析也只是泛泛的、隔靴搔痒的、不到位的。我因为一些互联网聚会和美国网站的推广人员有一些接触,加上自己的观察,觉得美国网站在中国失败的主要是做事观念上的,他们在中国有好的策略、最聪明的人、最多的钱、最好的产品,最好的技术,但不改变做事的观念、方式,以后也还不能在中国产生哪怕是一个成功的网站。 一、 宁可要白领小资的草,也不要普通大众的苗!VS既要白领小资的苗,也要普通大众的草! 这是美国网站在中国发展的致命伤,这些美国网站的人,至今还没有人领悟到这点;因为操作这些美国网站的人,高层是港台人士,员工都是上海高级写字楼的白领,他们知道的中国永远只有上海写字楼这块地方,所以他们的一切做法包括产品设计、网站风格、推广目标对象都是以上海写字楼高级白领及500强企业为参照对象,永远不会考虑大众需求与中小企业。 他们的教养、志趣、眼界,导致他们的内心深处是排斥大众的,那些网吧的小孩、那些全中国成千上万的小城镇的上网人群(注意这2个人群就已经占了中国互联网人群的一半以上),这些美国网站的人是深深的瞧不上的,包括这些人的兴趣所在“超级女生”等,美国网站的高级白领们不仅不喜欢,而且从内心是深深厌恶的。 他们只知道gmail,不知道163邮箱,只用msn,决不用QQ,以宣示自己的高雅。从内心深处,他们觉得我们的网站宁可倒闭,也不要做一个没有品位的、迎合大众需求的网站。 要做中国主流的互联网网站,不迎合大众需求注定是失败的。 二、宁可被人忘 绝不被人恨 VS 宁肯被人恨,不可被人忘 前者是美国网站的哲学,后者是以马云、周鸿一的哲学。 美国网站生怕有一点点的负面消息、而中国网站生怕没有负面消息,被成千上万的人“恨”是互联网推广的至高境界之一。 美国网站的人拿着比竞争对手中国网站员工高上10倍的工资,他们生怕丢了饭碗,宁可没有什么业绩,最好不要犯什么错误,冒什么风险。他们低调、保守,谨小慎微,每个人都客气礼貌,有教养,但永远没有打仗的心态,结果被那些鲜活的、一针见血的中国竞争对手网站打的落花流水。 三、持久战思路VS短平快思路 美国网站总是有一个长远的规划,总是化很多钱进行各种各样的无用的纸上市场调查后,规划几年内如何做,做策略、做预算,做了还不能轻易调整。反正他们一开始有的是钱、有的是高级人才,慢慢做规划、慢慢发展,但网站不比其他行业,人们津津乐道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做好10年亏损的策略在互联网行业是行不通的,现在ebay及yahoo已经承认在中国的彻底失败。最后这样的结果,与其慢慢来,还不如一开始就放手一搏。 而竞争对手的中国网站永远急功近利,做网站的思路是“短平快”的,马云做淘宝可以组织敢死队封闭办公,一切以快为目的,强调小步快跑,边犯错边调整。而美国网站一开始做很多完美的规划与预算,美国公司即使批一个垃圾篓如果不在预算内要批一个月都不一定能够批下来,这种变任何东西要经美国总部批准的做事思路注定是要失败的。 四、手段是有所谓的、目的不是一切VS手段是无所谓的,目的是一切 据说马云的管理方式就是江湖式,制定一个指标,如今年追求流量、明年追求注册量,无论这个团队采用什么方法、只要能打仗式的大家朝着目标奋斗,完成目标大家就“大块吃肉”与“分赃”,所以团队什么流氓手段都敢使用:什么插件、捆绑、黄赌毒网站推广等。中国式的网站信奉“手段是无所谓的,目的就是一切”,唯一的前提是不犯罪。 而美国网站考核指标多的很,规矩也多的很,要维持高端品牌“虚”的形象,要维护跨国公司的面子、还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等等,在这些前提下才追求几十个很多不同的长期的短期的生意指标。 五、做用户的救世主VS 顺着用户需求做 可能美国网站在中国唯一值得借鉴的地方是他们比较重视用户体验,但这个用户体验往往做过了头,替网民想的太多,太人性化反而束缚了自己的发展。中国用户很多时候不需要你对他们太好,也不需要你替他们想的太多,他们自己会选择,而不是你们替他们选择。 知道美国ICQ退出中国市场、发展失败的致命伤吗,美国人非常注意保护用户隐私,他们在中国推出的即时通讯产品,你用在一台电脑上用ICQ,另外一台电脑再用时不能记忆保留先前的资料,这就这最大程度的保护了用户的隐私,即只能在自己家里一台电脑上使用最安全,结果根本就不合适中国网民使用,他们撤退出中国时也没有搞清是为什么。 马化腾作为ICQ在中国合作伙伴公司的技术对口接洽人,偷师学艺即时通讯技术、知道中国网民网吧(美国网站的员工永远不懂网吧是怎么回事)习惯后,仅仅改进了这一点,即不考虑只有高级白领才会在乎的所谓隐私问题,就将ICQ赶出了中国。 六、叫好不叫座VS 叫座不叫好 美国式的网站在中国推广永远是叫好不叫座的,他们做市场推广思路惊人的相同:就是请4A公司设计一套优美的平面广告,然后到地铁、候车亭投放,再设计一套符合白领口味的小众的网络广告,化大价钱在3大门户网站投放,化很贵的价钱买google关键字(注意他们是不买baidu的,美国网站的人眼里只有google及msn的)。他们的广告人人叫好,但就是没有人上网站,即使有人上,投入产出成本也太高,基本上是投入1000元才让一个人上网,他们还找自我借口说,虽然没有增长流量,但我们树立了品牌形象,总是拿品牌知名度或美誉度做挡箭牌。 竞争对手的中国网站永远先追求流量,信奉我必须化0.01元推广费用就必须带来一个人的标准来推广网站上,不管这个人是谁,先让他来我的网站的再说。真的流量大就是务实的品牌推广,那些空洞的、无用的、虚的品牌形象并不能当饭吃。推广的唯一目的就是带人进来,好不好是产品的事,所以推广都是“四两拨千斤”的。 美国网站的推广思维是我化1万元带来100个目标高端客户策略,和他们竞争对手化1000元带来10000个无目标客户推广策略,当1万人中肯定有1000个高端的目标客户,所以他们的效果永远只有竞争对手的1%。常识非常重要,最聪明的人忽略基本常识往往不成功。 七、被动的君子宣传 vs 主动强行拉动 美国式市场行为总是局限于宣传知名度为主(如户外广告),难以拉动市场。务实的竞争对手的中国网站绝不做仅仅为了树立所谓形象的品牌广告,只做拉动式的炒作式活动宣传,既产生了直接效益,也扩大了知名度,还要强迫人看。 中国品牌先生龚文祥曾经观察淘宝的广告与易趣的互联网广告,说记得他们都采用产品资料库的展示排列框式广告banner,同样的广告费,前者的广告效果是后者的10倍以上: 因为ebay易趣的拿出的产品都是ipod,zippo,这些针对高雅人士的产品大众既不懂英文不会看,而且有多少人买的起这些洋玩意? 而淘宝的广告都是性感内衣呀、印度神水等吸引眼球的东西,而且在黄赌毒网站强行弹出,不看不行。 美国网站的人也许不是不知道这些,当他们的所受的“海龟”教养过不了自己的心理关:我宁可做投入一个亿带来1千万人浏览的高雅时尚潮流的广告,也决不做投入1千万带来一亿人浏览的“土的掉渣”低俗的广告。 所以一个美国网站的广告效果是中国网站10分之一的网站,只能以失败为伍。 八、邮件、msn的沟通方式VS 电话、面对面的沟通方式 …

YouTube十年:为您讲述鲜为人知的早期创业经历

摘要:它把分享带给世界,它把品牌与娱乐联姻,它瓦解并引领了整个行业。诞生仅20个月,它以16亿美元被收购,而今,它的大小是十分之一的Google。它,在今日藐视所有的16亿美元的期望,它是YouTube! 它把分享带给世界,它把品牌与娱乐联姻,它瓦解并引领了整个行业。诞生仅20个月,它以16亿美元被收购,而今,它的大小是十分之一的 Google。它,在今日藐视所有的16亿美元的期望,它是YouTube!在刚刚过去的2月,YouTube十岁了,本位为你讲述了“油管”创业早期那 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十年之前,Netflix意味着通过电子邮兜售发DVD,视频的概念基本等同于电视,而互联网则是单纯的文字和图片。 所有这些大约在20个月之内发生改变。这20个月间,三个来自PayPal的前员工在2005年2月14日创建了YouTube,并在2006年10月9日作价16亿美元卖给了Google。 这个旅程始于一个可能是虚构的在旧金山的晚宴,并于加州雷德伍德城的Denny’s的早餐结束。在此之间,混杂着刷爆信用卡,版权之争,充满老鼠的办公间,以及第三位神秘创始人的退出。当这些都结束后,数字媒体将被彻底改造。 在YouTube十周年纪念日之前,我们和卷入YouTube模式的一些人谈了一下。画面浮现出来的是聪明的初创团队,在对的时间走到一起,进行对的联结,找到对的设计哲学,并在宏伟执行之后,让YouTube无处不在,占据了在线视频市场。 那时,他们创建的业务对Google来说价值16亿美元,它让Google拥有了全世界第二大的社交网络和最主要的在线视频供应商。从2006年开始,就像Google是搜索引擎的代名词一样,YouTube也成为在线视频的代名词。 如果YouTube决定独自远行,我们永远不会知道YouTube将长成什么样——可能它会跟Facebook或者Google一样庞大,但也可能在版权以及巨大的带宽账单里窒息而死。 源起 2005年1月,两位PayPal前雇员——Chad Hurley(查德·赫尔利)以及Steve Chen(陈士俊)——在旧金山Chen的新房子出席联欢会。在拍摄了一些视频后,他们意识到无法进行共享。视频文件太大不能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而上传到 网站则要花几个小时。2002年eBay 以15.4亿美元收购PayPal,Hurley以及Chen都拿到了现金,因此他们决定自己解决这个问题。 现实情况比那个小故事混乱得多。据Chen后来坦承,事件“有可能因为要讲故事进行营销而被特别强化。” 富于想象的Hurley以及技术娴熟的Chen,被为寻求报道的记者描述成“乔布斯和沃兹尼克”故事的另一个翻版。然而,第三位YouTube 的创建者,早年就在YouTube的Jawed Karim,直到Google收购后才浮出水面。Karim也是PayPal的工程师,因为在YouTube成立后前往斯坦福大学就读,而在多数早年的新 闻报道中被忽略。 虽然三位创始人都在他们最初的几年里信心满满,但却没有人站出来有不凡表现或者志于伟大事业。他们的共同点是热爱技术。 Chen和Karim分别来自芝加哥和明尼苏达州的圣保罗市,都是硬件底层程序员,两人都来自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1993年该校的马克·安 德森设计出了第一个成功商用的网络浏览器Mosaic。Hurley来自宾夕法尼亚的费城郊区的Birdsboro,他更另类,他在宾夕法尼亚州印第安纳 大学获得了美术学位。   PayPal帮 当Chen和Karim被招进PayPal时,Hurley还没进公司。在《Wired》读到一篇关于PayPal的文章后,Hurley争取 到了一次PayPal的电话面试。在面试中他的测试的一部分是为PayPal设计Logo。Hurley完成了,并且公司使用该Logo长达10年。他在 周三递送了简历后,周天就被PayPal录取了。他到达加利福尼亚的时候,处于破产状态,因此他在朋友的地板上睡觉,并借钱买比萨,直到他的第一份工资到 手。 没有PayPal就不会有YouTube。YouTube由三位PayPal前员工创建,员工是PayPal公司的退伍“老兵”,并由曾在 PayPal工作的人提供资金。PayPal成立于1998年,最初被称为Confinity公司。早先的团队里有很多未来的技术名士,包括 Max Levchin,LinkedIn的Reid Hoffman,Elon Musk和Peter Thiel。本来Confinity公司的使命是为为手持设备创建密码,但在绕了五次后定下来从事在线支付。 就像Karim后来所回忆的,他在PayPal学到的东西可以概括为两个字:“灵活。” 这咒语将帮助引导YouTube。 PayPal的文化鼓励创业。 “在PayPal,我们总是首先聘请那些一直在寻求能“形成公司”的人,而他们中的很多人确实做到了,” Levchin说。 …

域名.com今天三十周岁了

3月15日,刚好在30年前的今天,1985年3月15日,马萨诸塞州的一家计算机公司注册了世界上第一个.com域名:Symbolics.com,.com时代正式开始,并改变了几乎一切。 com顶级域的持有人威瑞信说:“在过去的30年里,互联网从只为少数学术和科研人员使用的成为全球性的交流、贸易和信息分享渠道,没有人能够想象生活中没有网络。实际上,现在每天有30亿人上网,全球有超过1.3万亿美元的电子商务销售依赖互联网”。 30年,30亿人,1.3亿美元,都是因为三个字母:C、O、M。 域名系统是万维网(英文为World Wide Web,于1991年诞生于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关键基础。到1985年底,世界上仍只有少数几个注册域名。1987年,.com域名达到100个。今天,每秒钟都有一个.com域名被注册,一天总数超过8万个。 到2013年底,域名扩展增加到22个,包括.net、.org和.edu。在未来的几年里,将会出现超过1000个新域名扩展,比如.food、.video、.goo等等。 不是因为我们需要这么多的域名。威瑞信称,如果所有25亿互联网用户连续3000万年每秒注册一个.com域名,也只占可用域名的一万亿亿分之一(没多打一个亿字)。 转自http://lusongsong.com/blog/post/1212.html DID YOU KNOW? The top social media websites around the world live on .com? More than 95% of five-character .com combinations are available and more than 99% of six-character .com combinations are available …
南北互联网创业者的差异

南北互联网创业者的差异

  据相关资料,2014年国内互联网领域总共发生融资1878笔,总金额超过1000亿人民币,同比2013年大幅增加。在移动互联网催生下,多个行业的升级、转型诞生出前所未有的诸多创业机会。同时,官方提出“创客概念”、“大众创业”等概念,创业被提到了国家的高度。 毫无疑问,一场可以预见的、更加猛烈创业的高潮即将 席卷大江南北。无论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南方,还是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将会有更多的人投入到创业的大潮中。根据IT桔子统计报告:北京的创业公司的总数几 乎等于广东加上海的总和,投资金额也是两地之和。但数据标明,南方的创业公司正在逐渐赶超,北京的比重在下降。 同样是创业,一个有意思的但又无法忽视的现象是:由于文化、地域、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南北互联网从业者却有着巨大区别和差异。我们从创业氛围、舆论宣传、商业模式等方面来具体分析这些差异。 创业氛围:北方好大社交 南方偏小圈子 截止2014年的不完全统计,全国已经有30多个城 市100余家创业服务的咖啡厅(茶馆)开业,服务包括创业者集会、项目洽谈等。在这其中,北京创业咖啡馆最多,包括车库咖啡、3W咖啡、必帮咖啡、千寻咖 啡、贝塔咖啡、Binggo咖啡、Founder’s Coffee等。上海的爱塔咖啡、微咖、IC咖啡等。深圳的贝塔(福田店已倒闭)、3W、起点、创新谷等。相比北京来说,南方的创业咖啡氛围较差,甚至称 得上惨淡,数量较少,甚至濒临倒闭。 咖啡馆的发展差距如此之大,和南北创业的氛围有很大 关系。北方创业者喜欢扎堆,南方创业者比较偏重小圈子。周末打开微信朋友圈,北京的创业者大多是在参加各种聚会:创业咖啡沙龙、高峰论坛、千人大趴,各种 高大上,完全停不下来;深圳的创业者主题更多是加班、爬山、家庭、朋友聚会等生活气息更浓的内容。 Windstore是在深圳、北京均工作过的创业 者,他的上一个项目在北京,后来回到深圳继续开拓。他最深的感触就是北京的创业氛围太浓太热了。且不说中关村创业大街言己又或3W咖啡那样的热门区域,即 使去任何一个创业咖啡,里面都是一帮热火朝天的人讨论着理想或妄想,尽管可能下一个月的房租都没着落,但并不妨碍这些人对未来充满期望。 他回到深圳后,周末有空时依然习惯性去创业咖啡,想 找一些同道中人讨论或交流,很快发现这种想法落空了。即使像创新谷这种声名在外的创业咖啡也是门可罗雀,有质量的活动太少,其它的如起点咖啡、贝塔咖啡更 是无以言表。“我觉得有些孤独”。在深圳,这种讨论只能局限与自己好友、同事或者同学小圈子进行。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这和两个城市的文化有密切关 系。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历来有集会和讨论的氛围。同时又是经济文化中心,国内主流互联网和优秀高校最集中的地方,政治和文化的积累为酝酿这种集会和讨 论的氛围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北京的大公司扎堆,百度、小米、360等;高校集中,全国112所“211”学校,北京有24所。这些同一公司或同一高校出来 的创业者大多有着同门的情结,缔结成一定的派系,如网易系,搜狐系、北邮创业系、清华创业系等,同事、同门情谊是维系人们交流和沟通重要的纽带,推动着这 种集会文化的发展和迭代。 反观深圳,高校稀少,仅有深圳大学和襁褓中的南方科 技大学。同时互联网或IT大公司数量偏低,除了腾讯、华为,后来的迅雷等公司都不成规模。创业者之间除了微弱的同乡情谊外,没有更多的关系维系创业者之间 的关系。即使是腾讯系的,在南方也是非常松散的关系。有意思的是,被官方认可的离职员工组织南极圈是在北京,而非深圳。 舆论宣传:北方重势 南方重事 在创业过程中,北方创业者善于借势造势,精于整合资源,长于制造概念,创业过程中讲究高举高打、大张旗鼓。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以优酷古永锵、YY李学凌、陌陌唐岩等上市公司为代表的网易和搜狐系创业者,这和他们善用舆论宣传和借势有密切关系。 北方创业者更多是理想主义者、机会主义者,或两者结合。而南方更多是现实主义者。南方创业者的更多是埋头做事、不事宣传,新兴的大疆科技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舆论和宣传的利用和放大的气氛很容易走向两个极端, 一个是容易出现意见领袖和行业领导者,他们是整个行业最敏锐的观察者。敢想敢做,百无禁忌,突破拘束,这是产生一个新的行业领导者的条件之一。在大多数人 对新行业和新机会了解还未足够深刻和觉察时,提出新的概念和模式,同时推动着新的产业的形成。如新兴的o2o相关的产业中的王兴等人。“我们把吹过的牛逼 都实现了”。当一个行业诞生时,是必须要有领导力和传播力的先行者去实践和放大,足够的造势和阵容才能形成一个新的中心。根据IT桔子公开资料,2014 全年国内共有31家互联网公司IPO上市。光是北京一个城市就占了18家。而广东省仅占了5家。 但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过度的造势或者夸大,会直接 导致机会主义盛行,狂欢的泡沫之下,投机者横行,所以互联网创业妄人多出北方,黄太吉赫畅、泡否马佳佳等就是典型代表。这种奇葩式的人物在北方创业者中犹 如细菌在湿润的温室中迅速繁殖和发展。号称传统美食的卖煎饼果子的黄太吉,口味乏善可陈,但靠着创始人巧如簧舌,竟然招摇过市,获得资本和市场、媒体关 …

不得不提的淘宝灰色项目

今天想在某宝买件衣服,随便搜了一下,竟然看到一件羽绒服只买23元,出于好奇心就点开看了一下。只有一张主卖图,其他什么都没有,连这件衣服的介绍都没有。连保证金都没交,竟然会有人买。找亮点,图片的右上角竟然还是卖家草草P上去的。

如何利用原创内容做网站SEO优化

百度天天喊着说,网站要原创,其实没价值的原创的就是垃圾,还不如你转载别人的文章,自己在改一改。加点自己对文章看法,做一个资源整合! 如清华老教授写一篇文章在学术界获得好评,得金奖!在你新做网站头条首发!可是在百度眼里那就是垃圾!为什么呢?很简单! 文章没有价值。 同样一篇文章在业界内权威的网站首页头条发布,必须收录,必须给排名,排名必须考前。 百度认为这个有价值的文章!

牛人们是如何在网上赚钱的?

一个富有进取心的人,很容易发现互联网上到处都是机会赚快钱。虽然很少,难以作为一个主要的收入来源,但是网络可以帮助你补充你的钱包。用百度指数分析了一个词:“网上赚钱”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